- May 23 Fri 2008 13:43
OL套裝穿搭養成班
- May 17 Sat 2008 16:29
薪如止水,增加收入靠自己 兼差賺外快,低薪時代領雙薪
30雜誌
發表人 發表時間
彭慈然 2008/1/3
薪水不動、物價卻漲得飛快,30世代的你,是否有時不我予的感慨?
- May 17 Sat 2008 15:45
新鮮人職場常勝軍兵法 -冷門科系,也能成為熱門人才
首先要恭喜諸位新鮮人,經歷這幾年的就業冰河期之後,在大家即將畢業的此刻,終於出現百業復甦的榮景,即使較冷門的人文社會學院畢業生,今年都可望在活力重現的服務業中,找到不錯的工作機會。
撰文:臧聲遠
就業情報電子報
發刊日期:2004年5月13日
報考研究所者激增,部分國立大學如中央大學,報考人數甚至成長50%,這當然會影響求職人力供給,許多廠商都已感受到徵才的壓力,因此今年投入就業市場者,行情將比往年吃香許多。在此送給大家25個生涯錦囊,祝福各位都能成為職場大贏家。
- May 17 Sat 2008 13:48
30老鳥求職有術
在換工作與換專業頻仍的現代,30世代在工作幾年之後,自然而然會興起轉換跑道或是跳槽的念頭。而一份精采亮眼的履歷表,絕對是求職轉職成功的第一步。
在換工作與換專業頻仍的現代,30世代在工作幾年之後,自然而然會興起轉換跑道或是跳槽的念頭。而一份精采亮眼的履歷表,絕對是求職轉職成功的第一步。
- May 16 Fri 2008 15:58
女生二十歲後應該做的138件事
1.視愛情為生活奢侈品:有最好,沒有也能活.
2.若工作計劃與男友約會檔期沖突,取前者----前者不會辜負你(且越老越不會,除非你當三陪).
3.簽任何合同之前至少看三遍----最具挑戰性的合同是婚約.
4.小女孩用吸煙,夜遊,多交男友表示成女人------你就不必了.
- May 14 Wed 2008 12:36
二十歲沒有勇氣做的事,三十歲就更沒有勇氣了。
三十歲的我們,終於發現,二十歲沒有勇氣做的事,三十歲就更沒有勇氣了。
為了害怕以後的人生都在猶豫與後悔中度過,不如現在活得淋漓盡致!
在書市中發現一本名為《30雜誌》的刊物,不禁開始思索三十歲這件事。
孔子說『三十而立』,在平均壽命較短的千年以前,人到三十, 應該事業有成,有妻有子,甚至到了三十歲,榮升祖父祖母的都大有人在。
- May 14 Wed 2008 12:29
我們應該為自己的生命負責,這是你的選擇。
一位美國小伙子看中了一位中國姑娘,便向她展開追求攻勢。
最後,中國姑娘辭掉了令人羨慕的工作,跟美國小伙子結了婚,
飛到大洋彼岸去了。
- May 13 Tue 2008 11:07
邱文仁/誰搶了你的工作 2007/11/9
正確答案是:工作難找,不全然是因為工作減少!目前求才市場上仍然有很多工作,無法找到「條件相當」或「意願相當」的人。這其中最大的原因是「求職者目標」和「工作機會」無法對應起來的問題。
升級自己,順應職場變化
- May 13 Tue 2008 10:59
洪蘭 / 一生受用不盡的經驗
一生受用不盡的經驗
洪蘭(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)
一個朋友的孩子大學畢業半年了,沒有去找事,窩在家裡,白天睡覺,晚上上網。最近跟他父母要錢,想去美國遊學,朋友來問我該不該讓他去,我望著他蒼蒼的白髮說:「你如果真的要為孩子好,讓他去,但是不要給他錢。」我想到了我妹婿的故事。
我妹婿是美國人,從小就想作水手,嚮往外面的世界,想先環遊世界再回學校念書。雖然他父親是醫生,家庭經濟環境許可,但是父母並不給他錢,他也沒向家裡要,高中一畢業就先去阿拉斯加伐木存錢,因為阿拉斯加夏天日照很長,太陽到午夜才落下,三點多又升上來了,他一天如果工作十六小時,伐一季木的工資可以讓他環遊世界三季。他在走遍世界兩年之後才回大學去念書。因為他是在自己深思熟慮之下才決定念的科系,所以三年就把四年的學分修完,出來就業。他工作得很順利,可以說平步青雲,一直做到總工程師。有一次,他告訴我一個小故事,說這件事影響了他一生。
- May 11 Sun 2008 22:39
給予新生代的設計人幾個忠告
自畢業後,我出社會以來已有十二年的時間,共待過七個正職的公司,也歷練過九個兼職的工作,
看過各式各樣不同的人,也面試過不少的設計師...
創業這兩年間,來了很多人,也走了很多人,約四成的人離開都說是家裡因素,
- May 11 Sun 2008 21:35
Freeters飛特族 我打工故我在
【2003/06/22 聯合報】
超短工時、無工作壓力、不需經驗和專業。這樣的工作條件聽起來似乎不錯,至少日本近年的新興工作族群「飛特族」(freeters)是這樣想的:畢業之後,不求全職工作,反而在時薪打工工作間跳來跳去,追求自由與率性。
- May 11 Sun 2008 15:57
搶到好工作的金鑰匙
台灣今年有34萬大專以上學生畢業,創歷史新高,即使扣除繼續進修的人數,投入就業市場的人口恐怕也不下於二十萬。
工作機會少,競爭激烈,求職不易,是這一代年輕人所面對的第一個殘酷的現實。因為他們是「早富」的一代,是擅於運用網路、語文能力好、成長平順的一代。工作,對他們而言,才像是真正的告別青春期,是進入「成人世界」的宣告。
也正因為如此,許多職場新人的心態尚未調整,準備不夠充分,找工作變成一個夢靨,上班就像跳入痛苦的深淵。
誰能拿到開啟好工作的金鑰匙,打開人生的黃金之門呢?本系列的報導,獻給所有在工作中一時徬徨無助、但潛力無限的職場新人。
文/麥立心 圖/
2003年6月 Cheers 雜誌
今年3月,台灣大學國際企業系的左宗員從軍中退伍,開始尋找他的第一份工作。在待業的一個多月中,他針對知名外商公司和本土的1000大企業,挑出他想要的企業,以e-mail的方式,寄出50封以上的履歷,可是目前為止,還沒收到任何一家企業的錄取通知。
- May 11 Sun 2008 14:30
人力派遣潮工作短暫化我會變成可拋式員工嗎?
【 2006-06-19 /聯合報/A10版/話題】 |
面對不穩定 不如視為跳板 終身雇用制就算消失 也要「收集」老闆 在哪工作?分量多少?自我決定 |
- May 11 Sun 2008 10:21
聯合報好專題:研究所畢業「三低族」
2008/05/05
研究所畢業「三低族」 只想當總機
【聯合報╱記者許韶芹/台北報導】
- May 10 Sat 2008 08:43
[轉文] 顧客滿意經營第187講:「薪資」之我見
衛南陽 / 經瀚管理顧問有限公司資深顧問
我一直對許多老闆說,工作報酬的意義不只有薪水:「你應該給員工更多工作的意義。」當然不能把這個當成薪水低、福利差的理由:「因為我們公司相處愉快,所以不需要薪水和福利作為誘因」這句話還是說不通的。可是,該給的不給,會讓員工有更不愉快的感受。